返回

交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交手 分节阅读 36

d么爱好”

“我跟他不怎么说话,还真不太清楚。”

“你看看,李万田是你的行动目标,要跟他搞好关系,也要告诉一排的同志,平常多注意他。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刚投过来,肯定很慌,你又跟他疏远,更加害怕了。”

“回去后,我就按你的套路来。三哥,我爹是不是要去镇上了”

“是啊,明天我去趟镇上,争取把铺面租下来,酱菜越来越多,再不卖都没地方存了。”

有蒋思源这条线,张晓儒在三塘镇想要哪个铺面都可以。

但他不想为了自己的酱菜馆,砸了别人的饭碗。

到三塘镇后,张晓儒特意去宋启舟的小酒馆喝一杯。

陈国录加入精神建设委员会后,张晓儒才知道,魏雨田原来被宋启舟骗了。

抗日游击总队所谓的两次神婆沟袭击,是宋启舟编造出来的,魏雨田信以为真,还向上面汇报,给了宋启舟几千元的奖励。

张晓儒很是懊悔,早知道国民党的钱这么容易骗,应该让陈国录拉一支队伍,去国军那里领奖赏。

陈国录在警备队当班长,魏雨田几次向他透露,要建立自己的武装。

张晓儒得知后,准备给他挑选合适的队员,到时候让他们抗日,领国军的军饷和装备,抗自己的日,想想都很爽。

以前,张晓儒一直认为,这家酒馆是盛贤勇的,现在才搞清楚,宋启舟才是老板,整天就躲在后面。

张晓儒坐下后,大咧咧地说:“伙计,来份过油肉,一大碗刀削面,盖两个鸡蛋。”

“好咧,一份过油肉,大碗刀削面盖两个鸡蛋。”

张晓儒点的东西很快就端了上来,他正准备吃,突然感觉有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回头一看,门口站着一位面黄肌瘦中年人,双目直直的盯着张晓儒桌上的食物,喉结不停地动着。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大褂,在镇上也算体面了,没想到看到一碗面,却猛吞口水。

伙计走到门口,看似客气,实则是将他挡在门外:“郭掌柜,东家说了,不结清之前的饭钱,不再做您的生活,可别让小的为难。”

“我给你们东家做几套衣服抵账行吗”

伙计笑着说:“这年头吃饭都难,哪有闲钱做衣服。再说了,东家不是在你那做了两件么”

“再做两件嘛,要不,给你们每人也做一套我手艺很好的,有新式缝纫机,保证一天做好。”

“你觉得东家会给我们做衣服吗”

郭掌柜舔着脸说:“要不,给点剩饭剩菜也行啊。”

伙计的语气已经很不好听了:“剩饭剩菜大师傅要带回去的,连我都吃不到。”

“伙计,让这位郭掌柜进来吧,我请他吃碗面。”

郭掌柜一听,猛地拨开伙计,迅速冲了进来,朝张晓儒作了个揖后,坐到对面:“多谢这位先生。”

张晓儒从筷笼拿双筷子递给他,同时把面推到他身前,微笑着说:“这碗面你先吃。”

郭掌柜接过筷子,夹起上面的荷包蛋,一口就吞进了嘴里。

张晓儒说:“伙计,加份肉罐肉、四斤饺子,再来碗刀削面。”

伙计好心提醒:“这位客人,郭掌柜是隔壁裁缝店的老板,他可没钱,还欠我们店十几元饭钱了。”

张晓儒笑了笑:“没事,相遇即是有缘,这顿我请。”

第七十三章 救人

张晓儒说话的功夫,郭掌柜已经两个鸡蛋下肚,大口吸着碗里的面条,又夹了一筷子过油肉塞到嘴里。

边嚼边说:“放心,只要范队长给我结了账,保管一分不欠全部结清。”

伙计冷笑着说:“范队长的账,是那么好结的么去年有个理发的,给警备队剪了半年头发,想去结账,结果被当成抗日分子给抓了,理发店也给封了。也就是我东家忘记了这茬,否则会赊给你”

郭掌柜正在大吃,听到伙计的话,顿时愣住了。

他真想给自己一巴掌,明知道警备队是日本人的走狗,还敢跟他们做生意。

张晓儒暗暗叹了口气,安慰着说:“先吃吧,不管怎么样,吃饱肚子再说。”

郭掌柜低头想着心事,吃东西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多谢这位先生,这些饺子,我能拿点给我的两个伙计吃吗他们一天没吃东西了。”

他虽是裁缝铺的掌柜,但手头一分钱也没有,都是警备队的货款给逼的。

张晓儒说:“全部拿走吧。伙计,再来六斤馒头给郭掌柜打包。”

郭掌柜捧着饺子和馒头,朝张晓儒躬了躬身后,迅速跑了出去。

没过一会,又跑了回来,手里还拿了一根皮尺。

郭掌柜有些惭愧地说:“先生,一饭之恩无以为报,给您做套衣服吧。放心,只收布料钱,手工钱是万万不收的。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连布料钱也不应该收的。”

张晓儒摇了摇头:“我不做衣服,至少今天不做。”

郭掌柜有些尴尬,他除了做衣服,也没其他本事:“大吃了先生一顿,怎么好意思呢”

张晓儒笑了笑:“刚才不是说了嘛,相遇即是有缘,命中注定,我要请你吃顿饭,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郭掌柜再次朝张晓儒深深地鞠了一躬,恭敬地说:“不知先生尊姓大名,以后只要来郭记裁缝铺做衣服,永远只收布料钱。”

张晓儒随口说:“我只是个普通人,免贵姓张,名晓儒,淘沙村人。听郭掌柜口音,不像本地人啊”

郭掌柜连忙说:“在下郭青平,东北过来的,到双棠县快九年啦。”

张晓儒喃喃地说:“九年”

那个时候,东北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没多久,看来郭青平也是被迫离开故乡的。

郭青平苦笑着说:“当时想躲日本兵,没想到还是没能躲得掉。”

这九年,他在三塘镇开裁缝店,好不容易积攒了点家底,这次给警备队做衣服,如果钱收不回来,马上得破产。

事实上,他已经在破产的边缘了,过几天就要交铺面租金,交不出来就得走人。

张晓儒喝完碗里的面汤,抹了抹嘴,说:“既然躲不掉,那就别躲了,我还有事,就此别过,以后有机会,再来你的裁缝铺拜访。”

郭青平作了个揖:“随时恭候大驾,我就在隔壁。”

伙计见张晓儒起身,连忙跑过来说:“客官,您这里一共是五角六分。”

张晓儒淡淡地说:“好,挂账上。”

伙计一愣:“挂账上对不起,本店概不赊欠。”

自从郭青平不结账后,东家就发话了,以后再也不能赊账了。

张晓儒眼睛一瞪,怒声说:“上次淘沙村的魏雨田不是说过么,只要我来吃饭,费用全部挂他账上。要不,你把东家叫来,我亲自跟他说。”

伙计看了张晓儒一眼,跑到后面去问。

很快,他捂着脸出来了:“东家说了,您可以挂账。”

张晓儒走的时候,还特意叮嘱:“记住,挂淘沙村的魏雨田,以后他会来结的,保证一分钱不少。”

张晓儒走后,后面的宋启舟怒气冲天的走了出来。

以前怎么没看出来呢,当了维持会长的张晓儒,竟然如此贪婪,早知道在淘沙村时,顺便做掉他。

张晓儒出门时,看了一眼旁边的郭记裁缝铺。

郭记裁缝铺与小酒馆隔了十来米,以前他没怎么注意。

裁缝铺有两个门面,后面应该还有几间房,既可当仓库,也能住人。

在镇上转了一圈,张晓儒没找到合适的铺面。

再回到小酒馆时,发现郭记裁缝铺外,竟然来了几个警备队员,为首者,正是范培林。

张晓儒心里一动,范培林来这里,肯定没好事,马上走了过去,笑吟吟地说:“范队长,幸会啊。”

范培林斜睨了张晓儒一眼,淡淡地说:“哦,是你啊,来镇上办事”

张晓儒马上掏出烟,恭敬地给范培林敬了一根:“是啊,来办点事。范队长执行公务”

范培林指了指郭记裁缝铺:“抓几个抗日分子。”

张晓儒心里暗骂,范培林果然吃人不吐骨头,欠别人的货款不结,就想安个抗日分子的名号。

“郭裁缝是抗日分子范队长,是不是搞错了”

范培林冷笑着说:“你觉得我会搞错吗”

正说着,郭青平被五花大绑着押了出来,跟在后面的,还有两个年轻后生。

郭青平看到张晓儒,像是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张兄弟,麻烦你跟范队长说说,我真不是抗日分子啊。不就是催了货款吗我不要了行不”

范培林气急败坏地说:“姓郭的,告诉你,那些货款不是不结,根据我们的调查,那是八路军的经费你个八路军的探子,别想血口喷人”

张晓儒在他耳边轻声说:“范队长,既然人家钱不要了,何必再抓人呢”

范培林冷笑着说:“你算哪根葱老子办事要你教”

张晓儒不慌不忙地说:“这次在西村,我可是从死人堆里,把小川队长背出来的。过几天,我还得去趟县城,到时常科长问起,三塘镇竟然发现了八路军的探子,肯定会令我详细报告的。范队长还不知道吧,我已经是新民会的临时雇员了。”

范培林怒眉睁目,盯了张晓儒好一会,这才缓缓地说:“人可以放,但他得收拾东西滚蛋,再被我看到,可没这么好说话了。”

第七十四章 免费

警备队的货款结不到,郭青平等于瞬间破产。

范培林不让他在三塘镇待下去,他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

张晓儒跟着郭青平到了郭记裁缝铺:“郭掌柜,今后作何打算”

郭青平颓废地扑在柜台上,他真想大骂一场:“民国二十年,日本兵来东北祸害,我只能逃回关内。好不容易过了几年清静日子,没想到他们又来了。天下之大,怕是没有我容身之处了。”

张晓儒看着店内摆着的唯一成品衣服,说:“你有门好手艺,在哪里都能活下去。”

郭青平摇了摇头,沮丧地说:“不行了,手艺再好,没人做衣服也白搭。就算接了生意,不但不结账,还诬陷你是八路军探子别人靠手艺吃饭,我靠手艺会送命。”

张晓儒突然心里一动:“要不,随我去淘沙村,倒是可以让你施展手艺。”

郭青平抬起头,他现在真到山穷水尽了:“什么生意”

张晓儒缓缓地说:“给自卫团做军装。”

郭青平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还做军装不做不做。张先生,您到底是什么人”

张晓儒如实说道:“我是淘沙村维持会长,兼自卫团长。”

郭青平的眼神,一下子变得凌厉起来:“你也给日本人卖命”

张晓儒平静地说:“你去了就知道,放心,我不会欠你货款,还可以先付一点给你。”

郭青平坚定地说:“不去”

哪怕是饿死,他也不想给日军的走狗做衣服。

张晓儒走到里面看了看,发现还挺适合开酱菜馆的:“好吧,我不逼你。你今天就得搬走,这家铺面也空出来了,正好我租下来。”

外面两个门面,可以用来接待客人,后面有个院子,可以摆那里坛坛罐罐。

另外,还有三间房,最重要的是,有个后门,方便出入。

虽然宋启舟就住在隔壁,但睡不着的肯定是他。

郭青平原本以为张晓儒要用强,没想到张晓儒却将话题转到了铺面上。

还有几天,这里就要到期,就算没到期,他也不能继续租了。

范培林让他离开三塘镇,就算能留下来,也交不起租金。

郭青平等张晓儒回到前面时,犹豫了一下,问:“张先生,能否跟你商量件事”

他对张晓儒的人,是很感激的,先请吃饭,又从范培林手里救出自己。

唯一反感的,是张晓儒的身份。

张晓儒没等他开口,就断然拒绝:“不行。”

郭青平张了张嘴,他原本以为,张晓儒会让他说来听听。

张晓儒问:“你这家铺面应该是蒋会长的吧”

郭青平应道:“是的。”

张晓儒摆了摆手:“那就没问题了,你们慢慢整理东西,我去把租赁事宜办好。”

在镇公所,张晓儒见到了蒋思源,跟他说起要租郭记裁缝铺的事。

蒋思源消息很灵通:“听说你从范培林手里救下了郭裁缝”

张晓儒笑了笑说:“也不算救,我只是不想刚租下铺面,前任就死了。”

“原来如此。”

张晓儒解释:“我今天也是与郭青平第一次见面。”

“行,让王朴堂给你办手续。虽然是熟人,但桥归桥路归路。”

“那是当然,别人租是多少钱,我一分不少。”

蒋思源意味深长地说:“你来镇上开酱菜馆,我是很欢迎的,你的酱菜清脆爽口,生意一定错不了。”

张晓儒自然明白蒋思源的意图,马上说:“多谢会长称赞,以后您府上的酱菜我包了。”

他在心里骂娘,蒋思源身为三塘镇的首富,连酱菜也不想花钱。

蒋思源笑吟吟地说:“那就多谢了,现在去办手续吧,让郭青平赶紧腾地方,明天你就能搬进来。”

他确实喜欢吃张晓儒的酱菜,但又不想花钱。

越是有钱的人,越喜欢占人便宜。

既然张晓儒答应包下他家的酱菜,租赁之事,自然再无阻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