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交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交手 分节阅读 123

d格呢”

王朴堂说:“人力螺旋榨的机器需要一万五千元联银券,用水压力,需要八十万以上。”

联银券持续贬值,目前的行情,一万五千元联银券,不足一千大洋。可就算如此,价格也不便宜。

张晓儒夸张地说:“八十万想都不用想啊,肯定用螺旋榨。这也要一万五千元能不能还价最好五千元就成交。”

如果在双棠县,他还真有办法,以他的身份,一顶抗日分子的帽子甩过去,不要说五千元,甚至都不用钱。

王朴堂轻声说:“这是日本人的商行。”

张晓儒骂了一句:“娘的。这么贵,不如用土法榨油呢。”

王朴堂劝道:“现在的油坊,已经没有人用土法榨油了。”

他知道张晓儒心疼钱,就那么一堆破铜烂铁就要一万五,如果用水压机,更得八十万,根本不是三塘镇能负担得起的。

张晓儒说:“你们再多问几家,除了日本商人外,看还有没有其他欧美商人,他们的报价,或许更低。”

他自然不能选择土法榨油,也不能用水压机榨油,他把自己卖了,也拿不出八十万。显然,人力螺旋榨油,是三塘镇唯一的选择。

第二百六十二章 表露心迹

晚上的太原街头,行人并不多,人力车倒是偶尔可见。张晓儒没有招手,他已经很久没回太原,想好好感受一下被日军侵占数年的太原,如今是副什么模样。

不知不觉间,张晓儒朝着原来住的杂货铺走去。他是在太原加入的地下党,如今再回到这里,感慨万端。

走了快一半时,张晓儒突然停住了脚步,他猛然想到,杂货铺早就歇业了。那个欺凌他的师父,已不知所踪,相亲相爱的师兄师弟们,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站在路口,张晓儒犹豫不决。

蓦然,一个慌乱的脚步声,从背后传来,张晓儒迅速摸到腰后的枪把手上,侧过身子移到街边,看到一个黑影迅速朝自己奔来。

那人跑到张晓儒身前时,并没有停留,甚至都没来得及看他一眼,就慌乱地朝着左边路口跑去。

借着昏暗的路灯,张晓儒注意到,他手上拿着一叠纸,攥得紧紧地。至于相貌,他只看到个侧脸,感觉很瘦削,个子也高,穿着中山装。

那人刚跑过去,一群穿着黑色警服的警察追了上来,看到张晓儒,为首之人停了下来。

街上路灯昏暗,张晓儒又故意躲在阴暗处,只能看到有个人影。他斜睨了张晓儒一眼,冷声问:“看到有人跑过去了吗”

张晓儒走了出来,点了点头:“看到了。”

那人此时才看清,张晓儒穿着土黄色的日军军服,马上换了一种语气,有点巴结、奉承:“请问你是”

张晓儒平静地说:“我是新民会的受训人员,双棠县的张晓儒。你们这是抓什么人”

他是故意走出来的,既然追的是警察,跑的自然是抗日人员,他能拖住这些人多一分钟,就能让对方跑得更远。

“原来是新民会的受训人员,鄙人警察大队段质夫,刚才跑的是抗日分子,在大街上贴抗日标语呢。”

段质夫中等个子,国字脸,看着还算正派,身上有股英武之气。

张晓儒“惊诧”地说:“现在还有人敢贴抗日标语”

城市工作不比前线作战,在街头到处宣传演讲,不仅不会胜利,反而会暴露自己。地下工作应当隐蔽的,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段质夫苦笑了一声:“这种事几乎天天有。”

太原虽被日军占领,但民众并未屈服,有良知的中国人,依然在抗日。特别是今年以来,时常见到各种抗日活动。

张晓儒指了指右手边:“刚才没留意,好像是朝这边走了。”

段质夫拱了拱手:“多谢。”

他带着手下,朝着右边的路口跑去,张晓儒等了一会,则朝着左边走去。

没走多远,张晓儒发现,这是一个死胡同。张晓儒马上转身,他不想跟那个贴抗日标语的所谓抗日分子碰面。

张晓儒的身份是新民会的受训人员,与抗日分子碰面会让他左右为难。在平时,张晓儒都是以一名“汉奸特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如果真的碰到抗日分子,张晓儒肯定得抓。如果周围有外人,他就更得表现。在太原,他没有上级,也没有其他同志可以协助,一切只能靠自己。

然而,已经晚了。

就在张晓儒转身要走时,后面传来一个带着北方口音的声音:“谢谢。”

张晓儒停下身子,却没有回头,淡淡地说:“不用。”

那人却很坚持:“救命之恩,一定要谢的。”

张晓儒无声地叹了口气:“好吧,你想怎么谢我”

他不想让对方看清自己的着装,故意走到边上的暗处。这是个死胡同,只能靠外面大街漏进来的灯光,才能勉强看个大概。

“这个”

张晓儒劝道:“回去吧,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了。”

那人振振有词的说:“你还是不是中国人我这样做错了么日本人占了咱们的国土,全国同胞不应该联合起来抗日吗”

张晓儒的语气突然冷了下来:“你叫什么名字在哪工作”

“我叫田子光,在济民大药店当药剂师。”

张晓儒喃喃地说:“药剂师”

田子光说:“对,我在北平药剂专科学校毕业,鬼子就占了北平,想南下抗日,没想到太原也被鬼子占了。先生,我看你也是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咱们一起行动吧”

张晓儒问:“刚才贴的是抗日标语吗”

田子光点了点头:“对。可惜我们的力量太小,需要更多的有志者一起行动。”

他对张晓儒毫无防备,警察没追上来,必定是此人救了自己。他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他坚持要感谢对方,其实只是借口,更多的想把张晓儒拉过去,同他一起抗日。

在太原的这段时间,他能找到的志同道合者非常少,在内心,他也很渴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进来。

张晓儒正色地说:“在太原,如果你继续这样搞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自己送进监狱。再次奉劝一句,不要玩火,当好你的药剂师,给民众抓好药就行了。”

田子光尴尬地说:“先生怎么能这样说呢如果都不抗日,中国还有希望吗我们民族还有未来吗”

张晓儒冷冷地说:“中国有没有希望我不知道,民族有没有未来,我也不清楚,但是,你要是再敢跟皇军作对,就没有未来了。”

张晓儒一直朝着外面走,田子光在后面跟着,走到大街上时,田子光突然看清了张晓儒身上的军装,他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愚弄一般,吃惊地说:“你你”

张晓儒冷笑着说:“如果你悬崖勒马,我可以保你以后无事,如若不然,明天就抓你进牢房”

得知田子光是北平药剂专科学校毕业后,他当时就动心了,像这种有良知,愿意抗日的青年,怎么能放在太原呢,应该回三塘镇参加抗日啊。

田子光越说越愤慨,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对一个汉奸表露了心迹。

他挥起拳头,朝张晓儒砸去:“打死你这个汉奸”

第二百六十三章 兼任教官

田子光个子要比张晓儒高一些,手长脚长,又是先动手,还是趁张晓儒不备。然而,他却没占到便宜,拳头落空了,张晓儒轻轻一侧,避开了他的拳头,手一推,脚下一拌,田子光就倒在了地上。

张晓儒踩住田子光的后背,将他压在地上,声音变得很冷:“记住我的话,不要再搞破坏,否则马上抓你”

田子光倔强的抬着头,哪怕被踩在地上,但丝毫没有改变他的意志。张晓儒收回脚后,田子光爬起来撒腿就跑。此时的他很沮丧,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碰到个汉奸。

张晓儒原本要回东仓巷,可遇到田子光后,他改变了想法,返回了趟旅馆。

陈景文看到张晓儒时,低声惊呼:“队长,你怎么”

张晓儒低声说:“明天,你去趟济民大药店,把一个叫田子光的带回三塘镇。”

田子光晚上敢贴抗日标语,说明愿意抗日,只是没找到组织。既然遇到了自己,当然不能让他再孤军奋战。

陈景文听了张晓儒的介绍,很是高兴,新街要开药店,有了田子光这个药剂师,问题就解决一大半了。

陈景文问:“我能直接跟他表明身份吗”

既然田子光这么想抗日,告诉他自己共产党的身份,应该更容易把他带回三塘镇。

张晓儒摇了摇头,态度很坚决:“不行。我们不能为了工作的便利,而增加无谓的风险。”

搞地下工作,最忌讳的就是一见面就表露身份。哪怕就是熟人,也要严格按照组织纪律办事。

陈景文应道:“是。”

张晓儒叮嘱道:“你们在太原还能待几天,先去摸一下情况。”

“好。”

张晓儒突然问:“我们的烧鸡是不是还有一只没吃完”

“对啊,还有两瓶汾酒。”

“拿一瓶。”

这么晚了,他想顺利回警察教练所,总得给人家带点东西。虽然早就塞了钱,可有的时候,钱不是万能的。

张晓儒拿着东西放到门房:“王发旺老哥,一只烧鸡、一瓶汾酒,给你晚上解闷。”

王发旺接过东西,笑吟吟地说:“那怎么好意思呢”

他四十多岁,左脚跛了,满脸的络腮胡须,身子倒很壮实。看到酒,双眼立刻明亮起来。

张晓儒掏出烟,递了一根过去,看了还有大半包,顺手把烟扔在他的桌子上。

“下次回来,还得辛苦你给我开门。”

王发旺咧嘴一笑,露出满嘴的大黄牙:“只要是你,什么时候想进出都行。”

作为门房,他的权力其实还不小,谁要是夜不归宿,他可以直接向中川甚至所长报告的。警察教练所的所长,可是由警察厅长兼任的。

张晓儒今天才到警察教练所,傍晚把铺盖准备好,人就溜了出去。他们住的是集体宿舍,一个房间二十多人,都是上下铺。

张晓儒睡的是上铺,他轻手轻脚进到宿舍,刚爬到床上,下面就传来一个声音:“张兄弟,你可真行,这么晚才回来。”

睡在张晓儒下铺的叫孙世润,是长治新民会选送过来的。双棠县和长治相邻,两人可以用家乡话交流。

张晓儒伸出身子,低声问:“晚上没什么事吧”

孙世润说:“事倒没有,这么晚才回来,明天早上的训练受得了吗”

第二天的训练,对张晓儒还真不算什么,早上全副武装跑步,他很轻松就坚持下来了。至于射击、队列训练、日语,早就是他精通的。

同时,张晓儒对特务、经济方面很感兴趣。原本他以为,到太原培训,只是混个资历,可听了课后,觉得这些东西还是有用的。

不管是谁教的东西,只要对自己有用,就是好的。

给他们上经济课的,是太原宪兵队经济巡回班的副班长高桥三郎少尉。

太原宪兵队是日军在山西维护其殖民统治秩序的军事警察机关,是进行搜集情报、策反诱降、逮捕杀害我抗日人员和无辜群众的指挥机关。

一九三九年春,日军山西派遣军司令部成立后,随之设立了太原、临汾两个宪兵队,均属日军山西派遣军司令部,及日军华北宪兵司令部双重领导。

太原宪兵队辖区为雁门关以南,子洪口以北之日军占领区,在此区域内,太原、忻县、阳泉、汾阳等地设有宪兵分队,一般县城设有宪兵分遣队,日军中队以上的部队中均配属宪兵分遣队或宪兵。

这些宪兵组织均属当地驻军指挥官及日军太原宪兵队双重领导。

太原宪兵队驻太原东缉虎营街四号,设中佐级队长一人,少佐队附一人,内设警务、特高两课,以少佐或大尉级宪兵军官为课长,课内骨干人员由队长或特高课长直接掌握,分头负责搜集一个方而的情报及进行策反诱降活动。

今年五月,太原宪兵队特高课增设了经济巡回班及武装工作队。经济巡回班设班长一人,班员数人,均由日本宪兵充任,该班设于本部特高课内。武装工作队队长、班长及工作员均由中国人充任。

张晓儒下课后,找到高桥三郎,用标准的日语问:“高桥君,对非治安区进行封锁,会不会让一些嗜利的商人,反而铤而走险”

高桥三郎缓缓地说:“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查处力度和处罚力度,让他们不敢铤而走险。你是新来的学员吧”

张晓儒恭敬地说:“我是双棠县的张晓儒,希望能在这里学到更多对付共产党的本事。”

高桥三郎是兼任教官,他宪兵队的身份,让张晓儒愿意与之接近。对一名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人员来说,接近日本特务十分危险,可又是必须的。

高桥三郎对张晓儒的印象不错,点了点头说:“你提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深有体会。”

张晓儒感慨地说:“是啊,我之前待的地方,与共产党的控制区只隔着一座大山。共产党虽然不敢明目张胆来我的地方采购食盐、布匹,可他们那边也并不很缺这些东西,只是价格比治安区高几成罢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压价

张晓儒的话,高桥三郎深以为然。高桥三郎在太原,对根据地的情况并不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