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交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交手 分节阅读 13

d了决心似的,坚定地说:“十日之内必到淘沙村”

张晓儒缓缓地说:“那好,我就等十天。”

魏雨田问:“那王双善之事”

张晓儒摆了摆手:“等枪到了再说吧。”

他现在手里有了枪,底气比原来大得多。

魏雨田脸色一变,但最终还是没敢说什么。

张晓儒今非昔比,而他这个张家管家已经过气了。

张晓儒眼尖,突然看到张有为进了张家大院,诧异地说:“咦,那是有为兄吗”

魏雨田看清是张有为后,惊喜地迎了上去:“少爷回来啦”

张有为脸色苍白,双目无神,像是受了很大惊慌似的,说话也有气无力:“魏管家,自卫队又成立了”

魏雨田叹息着说:“是啊,自卫队已改名自卫团,由张晓儒担任团长。”

张远明虽然死了,但有张有为在,张家还不算落败。

张有为也算个人物呢,在日本人面前是说得上话的。

张有为此时才注意到张晓儒,朝他点了点头。

张晓儒微笑着说:“有为兄,不好意思,自卫团借用贵府,也没跟你打招呼。”

张有为能平安回来,说明他接受了改造。

不管张有为内心的真实想法,至少,目前他不敢与八路军为敌。

张有为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这里已经废了,你想怎么用都行。”

“多谢有为兄。”

张有为回村,主要是想向魏雨田要钱:“魏管家,给我支点钱用。”

魏雨田为难地说:“家里的钱都被土匪抢走了,账上已经没什么钱了。”

张有为说:“有多少都给我吧,另外,给我找点金丹提提神。”

他所谓的“金丹”,其实就是鸦片的一种,在根据地等了几天,他都快憋坏了。

第二十四章 目标:通信兵

大枫树据点每天都会向县城通报情况,只要电话没问题,只需要打个电话就行。

然而,最近电话线路总是被剪,能不能与县城正常通话,只能靠运气。

山田正雄拿起电话,准备摇电话时,发现电话里一片静音,他知道电话线又被剪断了。

“八嘎”

山田正雄气得将话筒扔在地上,愤怒地吼叫着。

“通信兵,马上检修线路”

然而,上午刚把线路恢复,下午打电话时,电话线又被剪了。

山田正雄气得发疯,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又派通信兵去检修。

通信兵属技术兵种,明知道电话线是八路军破坏的,自然不敢独处出门。

每次通信兵检修线索,至少要一个小分队,也就是一个班的日军保护。

如果日军抽不出人,得两个班的警备队。

如果偶尔检修一次线路,倒也没什么,就当是出去散散心嘛。

但要是一天出去两三趟,每次还得时刻警惕,那就是很折磨人了。

可再怎么折磨人,电话线出了问题,该检修还是得检修。

一旦没有了电话线索,对日军来说极为不便。

如果长时间没有与县城联络,可能会被认为遭到八路军攻击。

张晓儒最近很忙,白天要训练自卫团成员,民兵还要特训。

自卫团只是基础的军事训练,而民兵的战斗,则是为实战准备。

为了让张达尧等人学会开枪,张晓儒特意让他们开了两枪。

每天拿枪训练是一回事,开枪射击又是另外一回事。

虽然张晓儒心疼子弹,但为了提高战斗力,还是忍痛拿出子弹。

对全村青壮年的训练,也让张晓儒发现了几名后备力量。

有些人训练不积极,甚至抗拒,张晓儒表面对这种人加以严厉训斥,暗地里则让张达尧和关兴文与之接触。

训练之外,借着去地里劳作之机,他们在临双公路上大显身手。

每天最近可以带回几十米电话线,最多的一天,带回了近两百米电话线。

这些电话线,白天藏在井里,晚上运到白云山后山。

一段时间之后,张晓儒又开始琢磨,对日军通信兵下手。

通信兵是技术兵种,如果能除掉几个通信兵,日军检修线路的效率,将大为降低。

如果临双公路上没有了通信兵,以后这条路上所有据点,都将陷入无电话之用之境地。

只是,要袭击通信兵,除了枪外,张晓儒希望,还能弄到手榴弹。

李国新最近来淘沙村三次,都没见到张晓儒。

第四次到杂货铺后,终于见到了张晓儒:“有烟吗”

张晓儒回道:“没有。”

李国新有些不满地说:“最近怎么回事既不是张家大院,也不在杂货铺了”

张晓儒悄声说:“最近忙着割电话线呢,你没去后山的山洞看看吗那里至少有五百米电话线了。”

李国新诧异地说:“什么”

最近没听说搞了什么大行动啊,张晓儒第一次带人参加行动,有游击队的配合,也只割了一百多米电话线而已。

张晓儒得意地说:“这是十几次行动的结果,积少成多,数目就大了。”

李国新问:“这些天你不在,是去割电话线了”

张晓儒叹息着说:“是啊,但我们的破坏也有限,每次割完电话线,他们很快就修复了。除了让日伪疲于奔命外,并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

李国新鼓励着说:“这已经是很了不得的战果了,让日伪疲于奔命,等于降低了他们的战斗力嘛。”

张晓儒突然说:“老李,我有个想法,你得支持我。”

李国新警惕地说:“你又要打我什么主意”

张晓儒什么都好,就是一点不好,有了成绩,就要趁机提条件。

张晓儒笑吟吟地说:“我想对日军通信军下手,但他总有人保护,如果能有手榴弹就好办了。”

李国新沉吟着说:“要多少”

张晓儒的要求,倒不算过分。

毕竟,两枚手榴弹袭击集辉村伪军之事,他还印象深刻。

张晓儒说:“一箱。”

李国新不满地说:“你干嘛不要一车呢”

张晓儒恬不知耻地说:“我倒是想,可上级得给才行啊。”

李国新摇了摇头,坚决地说:“一箱不可能,甚至一枚都难,区里的弹药也很紧缺。”

他可以回去向宋长路汇报,但绝对不能轻易答应张晓儒,否则下次他真敢张嘴要一车。

张晓儒缓缓地说:“如果组织上有难处,我还有个计划,只是担心会对我方人员有伤亡。”

李国新恍然大悟,张晓儒恐怕真正的要求是这个:“你小子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呢”

李国新从淘沙村回来后,向宋长路汇报:“宋书计,最近临双公路可是热闹得很。”

宋长路饶有兴趣地问:“哦,怎么个热闹法”

李国新微笑着说:“临双公路的电话线,被淘沙村民兵不断破坏,每次电话线被割,日伪就会出动,保护通信兵检修线路。一天之内,他们最多割过四次电话线,搞得日伪疲惫不堪。”

一把虎头钳,三两个人,只要发现路上没有日伪,爬上电话杆,几分钟就能剪断一截电话线。

一旦电话线被剪,日伪最近要出动一个班。

一天出动几次,所有人都身心俱疲,战斗力直线下降。

宋长路点了点头:“这是个打击日伪的好办法,还搞到了电话线。”

电话线原本是军事物资,日军严禁流出之物资。

可现在,根据地并不缺电话线。

在根据地的核心区域,目前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大大提高了我军的通信能力。

李国新说道:“张晓儒提出,他们虽然有枪,但还缺少火力支持,想请区里支援一箱手榴弹。”

张晓儒机智勇敢,在敌占区如鱼得水,不仅成立了淘沙村民兵队,还得到了日伪的赏识。

宋长路摇了摇头:“区里的弹药很紧张,无法满足他的要求。还是那句话,想要什么,得从敌人手里夺。”

“还真被张晓儒猜到了,他提出一个搞手榴弹的办法。只是,担心给自己人造成损失。”

“说说看,是什么办法”

第二十五章 曲线建议

张晓儒的办法其实很简单,但会很“有效”。

他准备向日伪建议,在电话线靠近电线杆的一端绑上手榴弹,只要电话线一断,就会拉响手榴弹。

到时候,他们就不割电话线,专拿手榴弹。

宋长路听了后,陷入了沉思。

这个计划风险很大,如果其他同志因此出事怎么办

毕竟,割电话线的,不止淘沙村民兵。

如果因为几十枚手榴弹,而造成自己战士出现伤亡,将得不偿失。

宋长路沉吟着说:“我们不能拿同志们的生命冒险。手榴弹固然重要,但同志们的生命更重要。”

李国新点了点头:“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七零五认为,一旦日伪发现,这个办法只会给我们输送手榴弹后,很快将中止此方案。甚至,我们能反其道而行之,用敌人的手榴弹消灭他们。他只需要最多半个月,甚至十天时间就可以了。”

不得不说张晓儒考虑很周全,先给日伪一个看似非常完美的解决方案,待拿到大量手榴弹后,再让敌人放弃这个计划。

宋长路缓缓地说:“这个可以考虑。”

李国新微笑着说:“七零五请求,区里提供一批手榴弹后盖。”

宋长路笑着说:“这小子什么都算计到了。这个计划,必须先向县委汇报。”

张晓儒能通过这种方式,从敌人那里获取手榴弹,还是值得肯定的。

我军的武器弹药,绝大部分靠缴获,自己虽然能制造手榴弹和复装子弹,但数量很少。

正规部队都很难保障,遑论游击队和民兵了。

张晓儒在淘沙村眼巴巴地等着李国新,结果等来的,却是三塘镇的交通员。

对方告诉他,蒋思源让他去趟镇公所。

没办法,张晓儒只好马上动身。

蒋思源见到张晓儒后,很是客气地问:“你的杂货铺现在生意怎么样”

张晓儒谦逊地说:“托会长鸿福,生意还过得去。对了,这是小店自制的几样酱菜,请会长试试口味。”

事实上,杂货铺现在的生意,可以用“很好”来形容。

特别是乔子清来了后,群众交换的蔬菜,都能再加工。

原本“以物易物”,就能在两边的“物”上各赚一次钱,易来的物,再次加工后,又可以多赚一次钱。

比如说这些酱菜,原材料都是群众拿来的。

经过加工后,可以再卖回给他们。

当然,群众拿来交换的物资,不全是蔬菜,也包括一些像核桃、杏仁、胡麻籽等山里的东西。

但那些东西易于储藏,就算不能自行处理,将之转手卖掉就行。

蒋思源笑吟吟地说:“好。这次叫你来,是想跟你做笔买卖。”

不管这些酱菜好不好吃,值不值钱,至少都是份心意。

至少说明,张晓儒这个淘沙村自卫团长,对自己还是有那份心意的。

张晓儒“受宠若惊”地说:“做买卖会长做的都是大生意,我只是小本经营,怎能入会长法眼”

蒋思源笑了笑:“生意没有大小之分,只要能赚钱就行。你的杂货铺,与周围几个村都有交往,还是大有可为的。”

张晓儒谦逊地说:“多谢会长照拂,不知是何生意”

蒋思源缓缓地说:“有个省城的皮货商,想让我代为收购狗皮”

张晓儒一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马上坚决表态:“既是会长的意思,一定遵办。”

蒋思源原本担心张晓儒拒绝,见他同意,脸上的肉笑得都堆了起来:“我就知道没看错你。”

蒋思源随口说:“农村狗很多,狗皮并不值钱,很多人都是连狗肉一起吃了。给他们一块五银元一张,自然会乐意之极。你送来的狗皮,不管大小,我都按照两块银元收购如何”

张晓儒笑得合不拢嘴:“一张狗皮赚半块银元,这样的生意好做。”

但心里却是鄙夷之极,蒋思源只需要转个手,就能赚两块银元,这样的生意才真是好做。

蒋思源见张晓儒答应得爽快,又给了他一颗“枣”:“张远明死后,淘沙村的维持会长一直空缺,你既担任自卫团长,干脆连维持会长一肩挑吧。淘沙村交给你,我也放心。”

张晓儒一听,马上站起来,朝蒋思源深深地鞠了一躬,满脸堆笑地说:“多谢会长,以后晓儒一切唯会长马首是瞻。”

蒋思源摆了摆手:“还有个事,鉴于最近临双公路的电话线频频遭到八路破坏,皇军希望各村派人协助联防。淘沙村既有自卫团,自当奋勇当先,你村每日派十人在我镇境内巡查。”

张晓儒马上说:“没问题,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训练嘛。”

蒋思源满意地说:“你的想法很好,把工作变成训练,他们也无话可说。”

张晓儒随口说:“其实,对八路这种行为,光是防没用,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应该给他们一次惨痛教训,才能让他们不敢再碰皇军的电话线。”

蒋思源叹息着说:“哪那么容易,八路精得跟猴似的。”

日军经常对八路军控制的区域进行扫荡,但每次效果甚微。

张晓儒突然说:“皇军不是有地雷么每根电线杆下都埋一个,看他们还敢来么”

蒋思源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