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复苏信仰。气运。二者俨然已经成为李云逸心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南楚当前所需要应对的局面是为关键,可以说任何一道王令都是为此准备。很快。由邹辉编纂完成的王令就如同雪片一般在南楚倾洒开来,首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楚京里的高官贵人。“开启商道!”“甚至连官道也要重新开放了?”李云逸判断的没错,随着南楚进去一级战备状态,商道和官道封闭只为军方服务,整个南楚的大商会都快被逼疯了。没办法。王令就是天!哪怕他们手里有海量的资源商品,也根本不可能运往各地。没走商道和官道的庇护,他们根本不敢随便动弹。这也是他们身为商会的无奈。因此,当边境大捷的消息传来,他们立刻忍不住了,冒着被责罚的危险,也要通过各种途径上奏,试图打开一条生路。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好消息竟然来的这么快!李云逸恩准了?不等他们狂喜。“售卖价格不得超过本价一成……”王令入耳,各大商会震动不已。一成?这还是做生意么?“李云逸想安定天下,竟然要从我们身上开刀?”商者精明,起码在用脑子这方面,他们比邹辉强太多了,只是瞬间就领会了李云逸的意图。“民间功绩点。”这个陌生且看上去虚无缥缈的东西映入眼帘,众商会陷入一片沉默,眼底精芒连闪。他们,看懂了!看懂了李云逸的打算!当然,这也是因为李云逸本来就没想隐藏什么。没必要。直来直去,才是爽快。“王朝需要你们这些商会站出来稳定经历。”“同样,王朝也可以给你们想要的东西作为补偿。”商会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肯定不是钱!他们不缺钱,哪怕现在南楚局势不稳,商道官道封禁,他们只是没有生意可以做,也绝对称不上缺钱。他们缺少的,是权!而现在,李云逸就用这种正大光明的方式,把这个机会呈现在他们面前了!哪怕他们知道,这新颁布的王令中定然规矩重重,哪怕他们真的得到了进入仕途的名额,也肯定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兴许只是一县之丞罢了。但……谁说这不是机会了?一个普通学子,十年寒窗苦读,或许一生也就是个县丞而已,可是,他们是商会啊!有钱,就有机会!有机会? 就能成大事!所以立刻? 整个楚京并不像邹辉担心的那样乱成一团,恰恰相反? 就在这一天深夜? 各大商会就像是嗅到了腥味的猫,纷纷出手? 运作起来。民间功绩点,必须得到!进入仕途的机会? 也必须得到!甚至。当天晚上? 就有大批商队踏上了商道。兵贵神速。商亦如此!……第二天清晨。黄岩城。这只不过是一座小城而已,不在边关,距离楚京甚远。清晨一早,整个城池一片安静? 甚至有些寂寥。南楚战局不稳? 这样的一幕早就成为了黄岩城的常态。虽然他们也听说了边城的大捷,但是根本不像军野那般亢奋激动。因为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大捷还是大败,都说明还在打仗!既然是在打仗,局势就不可能算是安稳。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焉能像往常一样生活?甚至可以说,家家户户都做好了背井离乡的准备? 只是现在战火还没有蔓延到这里而已。但是。清晨。还是有人走向了市井。不管战乱如何,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一家老小还是要吃喝的。哪怕他们清楚,这次出门恐怕还是一无所得。毕竟? 战乱危险在前? 谁还会出门做生意呢? 更何况是米面粮油这种在乱世之下比黄金还要贵重的东西。“能买个大白菜已经不错了。”乱世之下,黄岩城的物价也早已濒临崩溃,如果不是官家强压,恐怕早就炒出天价了!但就在这时,心里毫不抱有希望的人群走入市井。“郎城粮油,我南楚最著名的粮油,来瞧一瞧看一看啦!”“一贯一斗,童叟无欺!”清晨的雾气中,突然响起阵阵吆喝,所有人纷纷愣住。粮油?市井今天竟然有粮油售卖,还是千里之外的郎城粮油?这怎么可能?但,更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边。郎城粮油的叫唤就仿佛瞬间激活了整个市井。“江南甘蔗,物美价廉,可熬糖自用,快来买!手快有,手慢无!”“桑城布匹,冠绝天下,一贯三尺!”……声浪如潮,立刻惊醒了前来寻运气的黄岩城平民,立刻飞奔而来。果然!商铺大开,各类摊位摆放整齐,虽然不似战乱前那般繁多,但是,能从这日渐苍凉的市井这些摊位,众多民众已经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了。这是市井的气息!也是久违的生活气息!“各大商会竟然都回来了!”“难不成是战争已经结束了?”思索这些家国层面的大事的还是少数,更多人在看见这些摊位的时候就已经扑了上去。抢!正如商家的那句话。手快有,手慢无!立刻,有身穿华贵衣衫的家奴站了出来,挡在粮油商铺之前,大声呼喊。“三百两银子!这摊位上的粮食,我黄家全要了!”显然,他不止是家奴,更是大府的管家!此言一出,全场众人心生恼意,但根本不敢和他争抢。黄家。黄岩城最大的家族,传闻和黄岩城的城主都有莫名的关系,在黄岩城是为一霸,可以说是手眼通天。他们大多数家里还有些余粮,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当然不敢忤逆黄家的威严。可就在这时,突然。郎城粮油摊位上,摊主轻轻一笑,道:“包圆?”“不卖!”